2022-04-05 04:10:01
1959年,建国十周年,领导人要和将帅们合影。,将军们心怀激动地等待这一记录历史的时刻,突然有位上将喊:“糟了!糟了!”
将帅们以为庆典出了什么问题,地围了过去,却听那位上将叹道:“扣子掉了,这会儿不扣扣子,成什么体统?!”
大家吁了一口气,又隐隐为他可惜:一会儿照相可要出丑了!
就在此时,身材魁梧的中将黄火星,满脸严肃地走过来,迅速从口袋里摸出针线包,三五下缝好了扣子,手法娴熟得令人咂舌。
这下大家打趣开了:“黄火星,你一个大男人,随身带着针线包,可真是‘黄老奶奶’啊!”
用“黄老奶奶”称呼一个中将似乎有些怪异,但又不得不说很是贴切。
因为黄火星细致起来真不亚于一位有点琐碎的老奶奶。
细致的黄火星平时很注意仪表。
他的皮鞋总是擦得铮亮,衣服再旧也要洗得一尘不染,折得整整齐齐。
由于长期生活比较艰苦,衣服经常需要缝补,他时常随身携带针线包。
一次,他正要送孩子上学,突然发现儿子的扣子松了。由于时间比较紧,儿子着急地说:“先不管它,以后再说。”
黄火星却坚持要缝好再上学,并唠叨着让孩子们要养成随身带针线包的习惯:“整齐的仪表是该有的素养,也是种生活态度。”
他的这种较真的生活态度,算得上是好事。但有时候,他较起真来,可真是不分场合。
1955年,中南海举行大授衔仪式,上千名将军们会依次上台接受毛主席颁发的命令状。
黄火星事先得知自己将被授予中将衔,一次次悄悄换上军装,对着镜子细细检查生怕有半点疏漏。
典礼那天,他穿着笔挺的军装早早进厅等候,不知过了多久,扩音器里隐约传来“黄火青”三个字。再去细听时,却是一连串别人的名字。
身边的将军们,拿着新领的命令状,一波波喜气洋洋地走出了典礼大厅,黄火星却只能站在原处,一动不动。
三个小时过去了,仪式已经接近尾声。主持典礼的周总理一抬头,发现他还呆立原处等待授衔,顿时急了:“黄火星,你是怎么回事?”
黄火星也慌了:“我只听见黄火青三个字,和我的名字差了一个字。”
差了一个字就在这样盛大的典礼上苦等三个小时,周总理对他却很是赞许,不但亲自跟他道歉,还令人重新清晰地喊出他的名字,为他授衔。
其他人起哄:“黄火星,你可真是露脸了。”
其实,不是黄火星想“露脸”,实在是在之前他吃过教训。
第五次反围剿期间,黄火星分管后方医院,负责安置病员和储存物资。
这天凌晨4点半,黄火星突然收到作战命令:“带领后方医院以及物资于4时前撤离归化城,并配合红7军团……”
余下的字,译电员由于水平有限愣是译不出来。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外面的情况瞬息万变,电报却仍没有译出来。
黄火星急了:不就是四个字吗?先执行前面的命令,带着伤员和物资撤离!
等他们拼命冲出归化城,电报终于译出来了:“……并配合红7军团节节抗击。”
而此时归化城已落入敌手,红7军团也被敌军包围,成了孤军。就算此时返回救援,已再找不回战机。
黄火星因此差点被定为“逃兵”。此事像飓风一样袭来,击毁了黄火星的以往认知!
自从进入革命队伍,每逢上阵杀敌,黄火星总是铆足了劲儿往前冲。因为作战勇猛被组织培养,他也从未想过辜负组织的培养。
一次战斗中,由于计划不密,师长战死,政委也逃得不知所踪。
时任政治委员的黄火星聚拢余下同志,藏身密林,在没吃没喝弹药不济的情况下,艰苦斗争两个月,直到辗转找到大部队。
后来,即便黄火星因此受奖当了政委,但他打起仗来反而更加勇猛,成了有名的“猛子政委”。
这个绰号在当时很是贴切,就如后来的“黄老奶奶”得贴切一般。
可仅因为四个字,黄火星就成了“逃兵”。更令他难受的是,因为自己一时疏忽,红7团的战友们陷入孤立无援,损失惨重。
所以,即便后来组织经过严格调查还了他清白,但面对比较严厉的处分,愧疚悔恨的黄火星许多年后仍不做丝毫辩白。
相反,黄火星曾不止一次懊悔道,如果时间能够倒回,他情愿细心些,再细心些。
生活给人以重击,往往是想论证一个道理。而事实上,黄火星也发现细致对一个政委来说很是重要。
上世纪30年代,黄火星所在团队缺乏干部,许多工作进行不下去。黄火星就想从老战士中选拔出一些干部。
这本是件好事,但不管他任命谁,谁都不想当。
黄火星很是疑惑,就派人去查。查访的人回来说:“他们都认为自己能力不行,怕工作做不好。”
照以往的脾气,黄火星可能也信了,但自从决定处事要认真细致,黄火星就学会了不轻看小事。
于是他将一些老战士一个个叫来谈话,一字一句地认真倾听,然后断定:战士们是心里有怨气。
原来,当时团队来了些识文断字的学生,因为能歌善舞很受欢迎,却也很不服管教。
老战士教习他们时,常被口齿伶俐的学生抢白,一些新兵也跟样学样,很是难管。于是老战士心中不满故意推脱。
所以,简单的推辞背后藏着战士间的矛盾,是队伍不团结的隐患。一个不团结的队伍是难以共进退的。
黄火星开始认识到作为政委,勇猛冲杀固然可贵,但细心工作,防患于未然也同样重要。
于是,与战士谈心渐渐成了黄火星的重要工作。
黄火星身材魁梧,又时常板着个脸,可一见到战士,就会硬挤出点笑容,尽量做出和蔼的表情,拉着他们絮叨。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他会突然从身上拿出个针线包,将战士们松掉的扣子缝好,甚至还能熟练的给他们补衣裳。
然后还不忘教导:“衣服可以旧,但一定要整齐,严谨是军人该有的素养。”
战士们被他唠叨怕了,就背地里叫他“黄老奶奶”。
一个男人被称作“老奶奶”并不是那么光彩,可对黄火星来说,即便细致不是生来的特性,但既然有利于工作,那么成为“黄老奶奶”也未尝不可。
建国后,“黄老奶奶”黄火星已不在政委岗,而严谨细致却伴了他一生。
大授衔仪式结束后不久,较真的黄火星被任命为军事检察院检察长,后又调任最高检察院院长。
对待工作一向认真的他,做起检察工作更是谨慎负责。
但是,因为患有糖尿病,那时的黄火星身体已经愈来愈差,而因为进入“特殊时期”,最高检察院的工作也开始越来越难做。
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总想借助检察机构整治别人,病中的黄火星为防那些人使坏,常不顾病情坚守岗位,还将档案室钥匙随身保管。
一次,有人冲进检察院要求黄火星交出钥匙,黄火星板板正正地说:“要取钥匙拿出文件来。”
争执中黄火星被推下楼梯,腰部受伤严重不得不住院治疗。
住院的他,还不忘耐心地开导为他鸣不平的子女说:“要相信一切都会过去,我的身体会好起来,我们的国家也会好起来。”
然而,他的身体不但没有好起来,而且接连病重。1970年,黄火星因为罹患癌症再次住进了医院。
同病房住着数学家华罗庚,由于他常苦恼当时的局势,以致病情起伏郁郁寡欢。一向不爱笑的黄火星却总是笑咪咪的,时常主动找他聊天。
一次,家里送来了炖鸡,黄火星再三招呼华罗庚一起吃。
趁着大家吃得高兴,黄火星回忆起以往:“游击战时见个跳蚤恨不得当肉吃,现在竟然能吃上肉了。说到底,现在的困难还没那么大,以后也会越来越好,要有信心。”
黄火星贴心地安慰着别人,自己的病情却愈来愈重,后来连饭都不能下咽了。
然而他依旧事无巨细地交待前来探望的孩子:“妈妈工作忙,别让她到医院来回跑。弟弟年龄小,过马路危险,别让他自己来。家里的家务要多做些,别把什么都丢给来帮忙的老表姐……”
对生活细致,对工作认真,对别人细心,是一种人生态度,又何尝不是一种坚守?
黄火星并非生来细致,却愿意为职责化刚为柔,即便受了委屈,一心想做的却是顾全大局。
就如周总理,对人对事细心周到,多次默默化危机于无形,对新中国的贡献彪炳史册,然而却从不为自己谋些什么,直至累病累倒在岗位之上。
只有细心之人,才能感受到油灯燃烧时的柔肠。
在并不遥远的过去,前辈们总说: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做祖国需要的人,做对别人有用的人。
于是,便有了弃医从文的鲁迅,有了物理只考5分却立志用物理报效祖国的钱伟长,有了助人为乐的雷锋。
在人人崇尚个性,提倡打破常规,凸显自我的年代,这些“委屈自己”的做法似乎令人难以理解,甚至还会悄悄质疑。
但正是这些人,筑起了民族的脊梁。
曾在物理世界遨游太空的爱因斯坦说:“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生命的意义。”
不管如何独行,人都渴望社会。而一个人属于一个社会,并为之奉献,或许算不上委屈。
.END.
【文|蕉下观雨】
【编辑|丹尼尔李】
【排版|毛毛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