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攒商务网

变相威胁中国?中欧峰会后,欧盟主席话中带刺,铁了心离间中俄

2022-04-06 10:12:01

https://www.rapbang.cn

4月1日,欧盟与中国以视频会议的方式召开中欧峰会结束后,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表示,双方在某些方面达成了共识,比如同意当前俄乌战争正在威胁全球安全,中国若采取正面手段来协助终止战争,将受到所有欧洲人与国际社会的欢迎。

然而米歇尔随后话锋一转,提醒中国“不要帮助俄罗斯躲避制裁,否则会导致中国在欧洲的名誉受到重大损伤”。米歇尔将重点放在了强调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上,他表示:“任何尝试规避制裁或者帮助俄罗斯的行为都会造成战争延长,导致更多生命逝去以及更大的经济损失。”

中欧峰会结束后欧盟领导人在媒体面前的表态更多的是话中带刺,强调“中国不应该干预西方的制裁”的同时,还“提醒”中国注意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摆明了是铁了心离间中俄。欧盟的确希望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能够尽早结束战争,但是其与美国深度捆绑的立场决定了上述呼吁说出来更像是变相的威胁。或许欧盟不值得可怜,当前他们更像是心甘情愿的被美国当成与俄罗斯相互消耗的材料。

乌克兰危机不能捆绑全世界

相对于欧盟领导人的“话中带刺”,中国领导人对于当前和中欧共同利益和乌克兰问题的叙述则要清晰条理得多。中方强调,不能把全世界所有问题都捆绑到乌克兰问题上。当前俄乌双方的和谈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俄军已经在基辅北线方向上大幅度收缩战线。根据外界的评估,接下来俄军可能会将战争划分为多个阶段实施,以最终迫使基辅政府投降并且接受俄方要求为目的展开行动。

观察者网军事观察家席亚洲在4月2日的视频节目之中分析指出,俄军可能会将战争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消灭乌克兰东部残存的乌克兰政府军主力部队,第二个阶段是攻占哈尔科夫,第三个阶段是攻占敖德萨,第四个阶段将是攻占基辅。从当前泽连斯基政府已经出现摇摆的立场上看,俄军可能在实现第二个阶段性目标之后就有可能实现战争目标。

无论如何,乌克兰战争的持续将不再是一个伪命题,因此中方在中欧峰会上强调要“防止局部冲突扩大化”。当前乌克兰危机需要进行妥善处置,但是国际社会不能病急乱投医,以单纯的制裁手段是无法实现乌克兰问题的和解的,不能把全世界都捆绑到这个问题上。

对于乌克兰问题的未来走向,中方存在清醒的认识。无论俄罗斯在乌克兰境内的作战行动最终的成效如何,乌克兰战争的爆发意味着欧洲开始向冷战时期的秩序大幅度倒退,但不同于冷战时代的是,当前的美国没有能力履行对于整个欧洲的安全承诺,最终实现安全还需要欧洲放弃美式的“绝对安全观”,以及适当增强自己的军事能力。中方在峰会上呼吁欧盟形成自主战略,不要盲从。

欧洲正在为自己的不自主付出代价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3月30日发布的最新数据,德国境内3月份消费价格同比上升了7.3%,创下40年来的最高值。欧洲央行行长加拉德在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强调,俄乌冲突正在使得欧洲的供应链面临系统性危机,许多民众开始担忧欧洲是否会出现更深刻的危机。当前欧洲正在为自己在对外战略上自主性的匮乏而付出高昂的代价,这种代价已经远远超出许多欧洲专家学者的预测。

不仅仅在德国,法国方面的商品燃油和家用燃油价格飙升了40%。为了缓和国内的危机,法国经济财政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国内的物价,法国政府将还针对1000家左右对天然气供应较为依赖的企业提供政策补贴,同时将法国的能源预算上升到240亿欧元。

当前,为了克服俄乌战争对欧洲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法国政府已经累计颁布实施3795亿欧元的经济刺激和补贴计划,以保证法国国内的经济秩序稳定。然而,法国仅仅是欧洲国内一个相对较好的“缩影”,由于新冠疫情和俄乌战争的爆发带来的不利影响,被美国人强拉入局的欧洲,尤其是那些国家实力相对羸弱的地区的确可能爆发民生危机。

按照摩根史坦利的预测,如果俄乌冲突能够在1个月内结束,那么欧洲爆发民生危机或者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并不高;但如果在多方的操弄下俄乌冲突持续到5月之后,那么欧洲爆发系统性的危机将是大概率事件。身处漩涡之中的欧盟还在就所谓的“立场问题”与中国掰扯,可见欧盟作为欧洲的代言人已经不能很好的代表欧洲各国的利益,反而成为美国拉整个欧洲陷入消耗的工具。

中欧之间尚有许多共同利益

在希望尽早结束俄乌冲突的问题上,中欧之间的立场基本一致,中方提出了六个“不能”:不能病急乱投医、不能攻其一点、不能将全世界都捆绑到这个问题上、不能让各国老百姓付出沉重代价、不能轻易冲击现有世界经济体系、不能将国际政治工具化和武器化,引发全球性的危机。

如果欧盟不采取切实的有所改变的政策,任由事态这样发展下去,冲突升级的结果将是欧洲为自己的错误选择买单,甚至还要拉全世界其他国家一起下水。中国希望欧盟奉行自主的对华政策,中欧要成为推动人类进步的力量,以团结协作来应对挑战。

除了俄乌冲突,中欧还在气候治理、能源技术和产业供应链等多个领域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欧盟不能也不应该坐视让目前的局面将国际经济合作几十年的努力成果毁于一旦,否则事后的恢复可能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攒攒商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