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攒商务网

鲁股交卷 创新“领跑”后劲足

2022-05-11 18:10:03

学工管理系统 http://xuegongglxt.itopme.com/

  疫情下,鲁股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截至4月30日,山东274家A股上市公司公布了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一季度报。Wind数据显示,274家A股鲁企合计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1813.56亿元,比2020年的1248.85亿元增加564.71亿元,同比增长45%。

  资本市场的丰收,印证了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加速突破。迅速扩容的上市公司,也为净利润增长奠定了基础。截至目前,A股上市公司比去年同期增加39家。

  百亿盈利再扩员,经济发展韧性强

  鲁股净利润猛增,展现了山东实体经济转型的亮眼成果。

  万华化学稳居“盈利王”,成为我省唯一一家净利润过200亿元的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246.49亿元,同比增加146.08亿元。蝉联“盈利王”的背后,是万华化学大力推动化工行业转型升级。今年上线的S4 HANA项目,被视为万华数字化转型路上的里程碑。

  百亿盈利鲁企继续扩员,2020年仅万华化学一家,2021年共有三家。兖矿能源以净利润162.59亿元位居第二,同比增加91.37亿元;海尔智家位居第三,净利润130.67亿元,同比增加41.9亿元;潍柴动力位居第四,净利润92.54亿元。

  针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整体向好,山东证监局副局长张兆兵表示,“上市公司作为全省经济的中坚力量,经营业绩稳步增长,经营质量明显提升,展现了我省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

  转型升级也在释放兖矿能源的新动能。鲁股2022年一季度“盈利王”是兖矿能源,实现净利润66.77亿元。季报提到,公司实施产业转型升级,矿业向智能高效转型,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盈利能力取得新突破。

  研发支出超700亿元,争当创新“领跑者”

  科技研发创新,是我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具体举措,位列“十大创新”2022年行动计划之首。

  不遗余力地投入研发,A股鲁企正以研发“领跑”创新、支撑业绩。2021年A股鲁企研发支出合计718.83亿元,比2020年的583.42亿元增加了135.41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海尔智家以89.67亿元位居研发支出第一,潍柴动力以85.69亿元位居第二,歌尔股份以43.01亿元位居第三。

  “山东辖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较高,创新发展势头良好,较好地发挥了创新‘领跑者’的作用。”张兆兵表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领域。研发投入激增,让信息技术产业鲁股业绩格外亮眼。去年,在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超10%的18家鲁企中,信息技术企业有12家。有超高占比的研发支出作为支撑,20家信息技术鲁企中的18家实现了盈利,10家盈利超1亿元。

  研发投入加大,盈利能力上升,是我省制造业鲁企的年报亮点。2021年,有111家制造业鲁企研发支出超1亿,其中96家为制造业。这96家企业中,90家实现了盈利。

  一季度233家鲁企营收破亿,疫情倒逼产业调整

  Wind显示,一季度,A股鲁企实现营业收入6308亿元,同比增加448.85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233家鲁企一季度营收突破1亿元。海尔智家、万华化学、兖矿能源为前三,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02.5亿元、417.8亿元、412.01亿元。

  受疫情影响,一季度万华化学营增利减,主要原因是原料价格上涨,营业成本增加。同比去年一季度,65只鲁股出现营增利减,274家A股鲁企一季度合计数据也呈现营增利减。

  面对疫情挑战,产业结构如何相应调整?

  几家因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克服疫情影响而实现业绩增长的公司值得关注。得利斯2021年净利润4374.35万元,同比增长50.3%。疫情推动预制菜从餐饮走向C端,去年得利斯研发支出增204%,推进预制菜产品上市,拉动业绩增长。

  华鲁恒升一季报提到,公司克服疫情等外部环境影响,调整优化产品结构,确保了生产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效益最大化,实现净利润24.29亿元,同比增长54.13%。

  高业绩吸引投资者,上市扩容潜力大

  利润猛增的鲁股,以高收益吸引投资者关注。Wind显示,2021年每股收益超2元的鲁股有13只,同比增加5只,共232只实现了每股有收益,同比增加28只。从年度股价涨跌幅来看,去年一年,55只鲁股涨幅超过50%,18只鲁股涨幅超100%。其中,联创股份、中锐股份、石大胜华、丰光精密、鲁阳节能、联泓新科、山东赫达7只涨幅超200%。

  业绩基础好,鲁股分红送转也“豪爽”。2021年,鲁股分红总额654.65亿元,同比增加155亿元,增长31%。行业龙头分红最大方,兖矿能源、万华化学、海尔智家、鲁西化工、潍柴动力分红居前五。

  近年来,山东高度重视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2021年,各地上市公司板块也跑出“加速度”。分地域来看,青岛、烟台、济南上市公司数量位居前三,分别达57家、46家、43家。从营收、净利润规模来看,济南上市公司总营收规模最大,青岛上市公司盈利规模居首。

  “我省进一步健全常态化上市培育服务机制,通过完善政策措施、深化与各交易所务实合作、开展上市公司孵化聚集区试点等措施,促进我省企业更好、更快、更高质量对接资本市场。”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李坤道介绍,2022年一季度上市的8家企业中,有7家属于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新动能领域,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省新旧动能转换的成效。

  “新增上市公司呈现科创含量高、行业结构优、募资规模大等特点。”张兆兵介绍,截至一季度末,山东辖区拟上市公司总数123家,其中待注册8家,在审核19家,在辅导96家,梯次推进格局较为稳固,上市后劲仍较足。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攒攒商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