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1 11:36:31
这两天比亚迪算是坐在火山口,被烤得不要不要的。具体是怎么回事儿?还要从5月7日的一篇内容说起。
5月7日有自媒体报道了“比亚迪长沙工厂”环境污染的问题十分严重,附近的居民苦不堪言。一个班级中有40多名学生,其中就有21个人出现过流鼻血的症状。更有老师直言“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孩子同时流鼻血。”
看到孩子们出现各种症状,孩子们的家长坐不住了,家长们纷纷把矛头指向了附近的比亚迪涂装工厂。
因为自从比亚迪在这附近建厂之后,小区里时刻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自从比亚迪落厂之后,孩子们才出现上述症状。
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家长们和附近居民们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
接到居民的诉求,相关部门积极组织比亚迪和当地居民进行座谈,在4月9日~5月7日的两次协商会议中,双方并没有达成任何可行的结果。
对于协商结果的走向,当地的环保部门也表示“无能为力”。
忍无可忍的家长们找到某自媒体爆料自身遭遇,比亚迪风“造毒”波随之而来。
当这个消息出来之后,比亚迪长沙直接就说:这是假新闻,孩子鼻子流血跟我们没有关系,我们是符合国家政策的也是符合当地环保要求的。自媒体上面写的都是谣言,你们不要再传播了,关于造谣抹黑的自媒体,我们已经报警起诉了!
从比亚迪的这份声明来看。
长沙比亚迪并不认为“或存在异味”是导致“引起流鼻血”的元凶,同时也弱化了“学生、家长、居民、座谈”的存在,并把锅直接扣给了当地有关部门。
“我们几次三番地找你们协商解决问题。我们爱理不理的!现在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你们却把锅甩给我们!哪里有这样的道理?”
看到这么一口锅下来,长沙市雨花区委越想越不对劲,越想越气,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在4月8日凌晨4点发布了一份代表当地政府意志的公告。
【长沙市雨花区委常委会于5月8日凌晨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比亚迪长沙雨花区工业园涂装车间气体排放有关情况。会议明确,要迅速进行全面环保检测,及时向社会公布结果,全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长沙市雨花区委员会】
看到比亚迪如此霸道和傲慢,看到“小弟”雨花区受欺负,看到学生、居民们的境遇,预感到长沙市可能因此“蒙羞”,长沙市一级单位也坐不住了。
当然,毕竟比亚迪是自己招商引资过来的头部科技制造企业,还是要以协商为主、解决居民的诉求为主,平稳落地舆论为主。
在5月8日14点30分,长沙市一级单位宣布成立调查组,进驻比亚迪深入了解气体排放的问题。
最起码,在此阶段,长沙市相关部门的措辞还是比较友善的。
就在大家以为这件事情的走向“可能告一段落”的时候,比亚迪并没有主动、友善地释放“承担责任、积极负责”的信号。
眼看冥顽不灵,从5月8日凌晨4点到5月9日下午15点。
在没有等到比亚迪进一步的积极沟通之下,长沙对比亚迪长沙工厂更严厉的制裁随之出现。
在今日(9日)下午,有知情人透露“比亚迪长沙工厂已经停产,正在全面整顿。”
关于全面整顿为什么没以官方公告的形式出现,很多人猜测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从5月7日到5月9日,长达三天的时间里,比亚迪并没有给出非常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态度。比亚迪依仗着自己傲娇的身份。轻视或者无视孩子、家长以及周边居民的诉求,并且态度强硬。如果罔顾周边居民的诉求,续让比亚迪开工,对当地主管部门而言,无疑是养其为患。
第二个原因是“以停业整顿”的方式变相保护长沙比亚迪。因为现在舆论已经很热了,如果长沙比亚迪依然继续开工,会引起大家持续不断地讨论。为了降低热度,干脆先停工一段时间再说。同时在停工的阶段,长沙一级牵头双方,把居民关心的环保问题和企业发展的问题做一个合理的平衡。
那么走到停业整顿真的是最好的结局吗?比亚迪真的就没有办法阻止这个最坏的结果发生吗?
显然不是的。
从5月7日舆论刚刚引爆,面对飞来的“关注度”长沙比亚迪傲慢轻看,心想着自己掌握核心科技,是中国汽车智造的绝对大哥大,从来没人敢找我麻烦,一方面认为这份网稿就是自媒体写的黑稿,要报警维权,另一方面也没想着自己写的声明和态度有什么问题,干脆自己处理,同时报备给总公司得了。
可他们并不知道这份网稿背后的主编是刘炳路。
作为科班人员,人家既然敢写,就一定不会捕风捉影。
如果长沙比亚迪在出“申明”的时候,能手动检索一下网稿背后的主编是谁,能抬头看一眼这个叫刘炳路的男人,或许风波早就停止。
当然,不管谁是主编其实不重要,随着时间的发酵,事情的走向越来越不受控制,此时比亚迪依然有时间化解危机。
5月7号~5月9号的三天的时间里,长沙比亚迪肯定会把相关的信息反馈给比亚迪总部。甚至还可能反馈到王传福那里。
我不知道为什么,遇到这么大的舆论风波,比亚迪总部并没有给出比较高明,或者比较合适的处理方式。
难道真的是傲慢吗?还是说比亚迪的内部出现了“盲视、懒岗”的管理风险?
我们都知道7号到8号。这两天刚好是休息天。大家刚刚从小长假过渡到正常的工作时间。在长沙比亚迪遇到舆论风波,向比亚迪总部反馈的时候,收到长沙比亚迪反馈信息的总部值班人员有没有把信息及时反馈给王传福,都是未知的。
或许9号前,王传福等领导班子或许还不知此风波的存在,我也能理解。毕竟难得放假,陪着家人吃吃喝喝乐乐我也能理解。
可到了9号,比亚迪依然没有低下高昂的头颅认错,以至于走到停业整顿、继续一言不发的地步,这是我没想通的。
除了这个没想通,我更没想通比亚迪今日股价的冷血走势。
从5月7号比亚迪被爆出环境污染事件以来,已经过去三天时间。按道理来讲,在有血有肉的法治国家,一个企业的成长,是不可能践踏在“以牺牲人的生命安全”之上的,如果人性尚存,周一比亚迪的股价肯定是会大跌的。
不说开盘首日来个跌停。至少它也要跌超过5%吧。
可让我震惊的是九日开盘比亚迪跌到4%以后。竟然不动了,4%的跌幅一直横盘到下午收盘。
比亚迪这样的跌幅,后面持仓的证券基金方肯定是偷着乐了。后面的股东们肯定是乐了。但作为社会中普通的个人,我感觉这种现象太过于冰冷,太过于金钱为上,太过于轻视众生。
我感觉这不是一个太好的现象。
最后,我再说一下体面的长沙相关部门。
关于长沙比亚迪停产整顿,长沙相关部门能把消息放在大盘收盘之后,还以“内部人士”的小道消息向外部发布,还是做了全方位的考虑,也算是给足了比亚迪面子。
如果从今日收盘到明日开盘,比亚迪一方依旧没有主动积极地释放“承担责任、积极负责”的信号,那么,不仅仅资本市场会教比亚迪做人,有关单位也会教比亚迪做人。
也就是说,留给比亚迪平稳落地的时间,还有10几个小时。
如果比亚迪能在10多个小时内,快速、准确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主动地释放“承担责任、积极负责”的信号,比亚迪依旧会成为国民科技之光。
反之,比亚迪则运止2022年。
结尾:
我们都知道企业和管理方本身就是相互合作,相互依存的关系。比亚迪也不可能主动地去打破这种合作关系,管理方也不可能主动打破这种关系。
如果比亚迪能在获取当地居民诉求的第一时间,放下傲慢,积极主动地跟管理方进行沟通,寻找出大家都能接受的处理方式,或许今天,比亚迪就不会有这么大一个麻烦。
当然,巨人一般死于傲慢,同时也重生于傲慢。
【关于我为什么写这篇文章:1.被长沙亮眼的工作作风折服。2.不想国货之光消失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