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攒商务网

新冠疫情什么时候能结束?中科院院士给出最新预测,不妨了解

2022-05-18 18:55:00

海外充值

满打满算,新冠疫情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肆虐四年时间。据相关数据统计,截止目前,我国确诊总人数为54万左右,治愈23万余人,死亡人数突破1万大关。

种种数据令人咋舌,人们禁不住提出疑问:新冠流行到底什么时候能够结束?这场全球性灾难致使人类遭遇毁灭性打击,惨痛困境何时到达尾声,备受全世界人民关注。

新冠病毒为何依旧肆虐,难以清除?

就目前来说,我国新冠病毒感染情况较为稳定,基本在可控制范围内;但是国外却形势严峻。

4年时间一晃而过,为什么新冠病毒依然肆虐,国内国外至今未找到彻底消除有效方法?

部分医学专家表示,根据现阶段发展情况来看,新冠病毒想要实现彻底消除,概率基本为0,具体原因包括:

1、新冠病毒具有强传染性

在流行病研究领域,想要衡量某种病毒是否具有高传染性,有具体指标——基本传染数。

通俗来说,就是一个人感染病毒,在其他因素等量前提下,究竟能传染多少人,其平均数就是最终科学依据。

基本传染数值越高,则证明病毒传染性越强。新冠病毒如今已经发展为德尔塔与奥密克戎,两者平均传染值在8~9之间,基本已经达到“一传十,十传百”境地。

2、新冠病毒传染途径广

举例来说,埃博拉病毒致死率几乎接近100%,为什么却没有大范围传播?主要原因就是传播局限性,它只能通过人与人体液接触,尤其是血液传染。

新冠病毒则不同,它传播途径较为广泛,空气飞沫、呼吸道、冷链食品、常温食物等都能成为其载体,令人防不胜防。

3、无症状感染者使新冠病毒清除问题更为棘手

非典时期,SARS病毒也具有传染性,但其无症状感染比例相对较低,主要以重症患者为主。

相关数据显示,新冠病毒感染群体中,无症状感染者比例远超出可控制范围。

相关医学文章表示,感染新冠病毒后,无症状或症状轻型患者比例在30%~60%左右;哈佛大学公共卫生研究专家萨拉做出评估,无症状新冠病毒传染概率高达40%。

无症状感染之所以可怕,就是因为患者未曾表现出明显病症,工作与生活保持正常,加剧人与人之间传染风险,更有甚者呈现出免疫逃逸情况,让问题更加棘手。

4、新冠病毒具有高变异性

新冠病毒如今仍然未曾彻底消除,主要原因就是其高变异性特质,它能够迅速适应环境,演变出新型毒株,让医疗科学技术措手不及。

毕竟治疗药物与相关疫苗,只能根据病毒现有特性研究,然后对症下药。一旦病毒更新迭代,病毒与疫苗防护能力跟不上,导致传染情况雪上加霜。

也就是说,新冠病毒作为RNA病毒感染,具有高变异性,科学技术无法未卜先知,制作出一劳永逸疫苗或药物,永远是病毒在前,医疗在后。

5、体内新冠病毒抗体并不持久

现如今,新冠疫苗接种即将进入第4阶段,80%以上群体已经接种三针疫苗。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新冠疫苗一针接一针?

原因在于,不管是已经感染新冠病毒患者,还是接种疫苗群体,内在抗体维持时间较短,随时间迁移,防护能力越来越弱,感染风险水涨船高。

新冠流行到底什么时候结束?中科院院士团队给出最新预测

近段时间,黄建平院士与其兰州大学院士团队,研究发表奥密克戎相关文章,并给出最新预测结论:新冠流行趋势或许会在2023年末结束。

上述预测结论主要依据,其一是新冠肺炎全球预测系统相关数据,其二是SEIR模型预测。

黄建平院士团队指出,新冠病毒之所以存在免疫逃逸情况,与其基因自发异变有密切联系,其本质是RNA病毒,必然遵循RNA遗传复制原则,也就是“RNA到RNA”。

但是,RNA遗传复制具有致命漏洞——过度依赖RNA聚合酶。这也就意味着,一旦RNA聚合酶出现异常情况,基因复制就会有出错概率,如果按照“RNA到RNA”规则继续复制,则会一错再错,最终导致病毒基因组面目全非,病毒不攻自破。

奥密克戎,是新冠RNA病毒结束信号吗?

自新冠病毒爆发以来,曾出现多次变异,奥密克戎是最新毒株,它一再打破全球新增病例历史记录。

根据现阶段情况,针对新冠未来流行趋势,医学研究界出现两种声音:

1、新冠疫情已经呈现出结束信号

数据研究证实,与德尔塔病毒相比,奥密克戎虽然传染性更强,但患者症状往往以轻型为主,死亡率明显下降。

因此,部分专家推断,虽然新冠病毒暂时不会消失,但其威胁性已经微乎其微,或许能够从大规模疫情转变为流行性疾病(类似感冒)。

2、新冠疫情不会很快结束

部分专家则对上述结论不敢苟同,他们认为虽然我国感染情况逐渐稳定,疫苗与相关药物逐渐匹配,但国外某些国家未曾采取明确措施控制病情,新型变异毒株很可能再次来袭。

所以说,奥密克戎是否是结束信号,目前尚未有明确定论,我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必须防患于未然。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攒攒商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