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攒商务网

西藏航空客机起火,多名网友冒充乘客或乘客亲友称“图好玩”,或为店铺引流

2022-05-31 15:06:23

电路板真空等离子清洗机 https://www.jinlaiplasma.com/dingzhi/dian-lu-ban.html

↑图为西藏航空客机偏离跑道事发现场

红星新闻|记者 陈卿媛 实习生|李毅达 张洁

实习编辑|朱洁英

5月12日8时许,西藏航空一航班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起飞时,偏出跑道后起火。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管理局发布通报,机上共122人,113名旅客,9名机组人员,所有旅客和机组全部安全撤离,撤离过程中,有36人擦伤扭伤,已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此次飞机起火事件备受关注,网友们纷纷留言希望机上乘客一切平安。还有部分网友留言,称自己就是起火客机的乘客或者是乘客的亲友,引发其他网友关切。

但红星新闻记者发现,一些所谓的“当事人”却并非真正的乘客。在记者的反复追问下,有部分网友承认自己的留言为虚假信息,目的为“蹭热度”。

律师表示,如果在热点事件中冒充当事人的同时恶意造谣,胡编乱造,引发公众恐慌,干扰公众认知,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那么公安机关可以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对寻衅滋事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新闻下留言“认亲”

网友调侃可凑齐乘客和亲友团

西藏航空客机起火事件在5月12日备受关注,相关话题频频登上各大平台热搜榜,相关报道,也成为各家新闻媒体12日评论数量最高的报道。

《新华每日电讯》官方抖音账号一条名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一航班冲出跑道起火”的视频,评论有20余万条。

↑部分网友留言备受关注

这则视频下就有部分网友留言称自己系事发飞机乘客或认识机上乘客。

其中一个网友在评论区留言称其妈妈和舅舅在飞机上,这则评论下方有5000多条回复;一名网友留言称,“我老板就在飞机上,幸亏没事儿,饭碗总算保住啦!”留言下方有1800多条回复;一名网友留言称其有6名同事在飞机上,已安然无恙,此留言也有900余条回复。红星新闻记者尝试联系这三名留言网友,均未获得回复。

有网友还在这则视频评论区留言称,“我的小情人也在机上,有没有问题啊?”也有网友称,“我老婆在飞机上,本来要和我离婚的……”

↑发布此留言网友否认亲友在事发客机上。

红星新闻发现,试图联系但未回复的网友中,部分网友账号主页内,发布的内容大多为商品宣传视频,以及一些题目为“婆婆的做法”、“带嫂子住酒店”的伦理故事视频,在其简介中也大多直接说明了橱窗中有商品售卖。

对于视频下大量网友自称与失联客机有关的现象,有网友在评论区留言表示:这条新闻视频下方的留言,都能凑齐机上113名乘客和他们全部的亲友团了。

有人称“图好玩”

有人为蹭新闻热度

红星新闻记者试图联系新闻视频留言区的网友,核实其所称内容是否属实,一些网友并未回复,未能核实到真假;但经核实发现,一些留言确系网友编造的虚假内容。

5月12日,《环球网》官方抖音账号发布一条西藏航空客机起火的视频。红星新闻记者在视频评论区发现一账号回复称:“当时我就在这架飞机上,吓死我了 ,现在都有阴影了。”记者点开账号主页发现,该用户发布多则在西藏林芝某饭店的生活视频,有时身穿厨师服装,该用户发布的视频信息显示其姓名为郭某。

12日中午,红星新闻记者致电该西藏林芝该饭店订餐电话,接听电话者表示,郭某系饭店员工,正在宿舍睡觉。随后,记者联系到郭某本人,询问其是否为西藏航空起火航班亲历者,被其本人否认。随后,郭某将抖音账号中所发布内容全部删除。

还有一名网友在评论区留言称,“我的初恋在这架飞机上,她打电话给我吓死了。”这名网友抖音账号主页上也有留有电话,记者电话联系这名网友,实际情况并没有什么初恋在飞机上,他发这个留言目的只是图“好玩”。

↑一名发布虚假信息网友的账号主页

一个网名为“某形象设计”的网友在新闻下评论称,他的老婆在出事飞机上。红星新闻记者点开该网友抖音主页,看到网友已发布多条美容美发的视频,还在主页中介绍自己在发型造型方面从业10年,并留下预约电话。

红星新闻记者拨通这个预约电话,网友承认自己确实发布妻子在客机上的留言,但内容系虚假的,这样做是因为“好多人都这样评论,蹭这个热度嘛”。记者对其表示不应在有人受伤的新闻事件发布这样的虚假内容,他表示愿意将该视频删除。

另一名网友留言称,“我大叔夫妻三人,在航班上,幸好没有起飞……”该网友账号主页内留有电话,记者拨通该电话,接听电话的男子两次否认自己有亲友在事发飞机上,随后便挂断了电话。

律师:

恶意造谣或被行政处罚

IP属地针对性处理网络乱象

在热点视频下方发表不实言论,不止在此次西藏航空偏离跑道事件上,据多家媒体报道,以往曾有些网友因发表不实言论、不当言论,被网信部门约谈。关于网友为蹭热度发表不实言论的现象,红星新闻记者对浙江京衡律师事务所律师郑晶晶进行了相关咨询。

郑晶晶律师表示,网络平台上,有流量才能有商业价值。这也导致在热点事件中,总有人冒充事件当事人现身说法、添油加醋。以此来吸引关注,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甚至为自己的账号或者带货业务引流。

“从法律角度来说,如果在热点事件中冒充当事人的同时恶意造谣,胡编乱造,引发公众恐慌,干扰公众认知,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那么公安机关可以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对寻衅滋事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郑晶晶律师表示。

郑晶晶律师还提到,如果该造谣编造故事和身份的言论对事件主体的名誉造成了损害,无论该事件主体是个人还是公司,都可以主张其承担名誉权侵权的民事责任。实际上现在微博等网络平台公开IP属地的措施,就是为了抑制平台上各路戏精造谣滋事、拉踩引战的乱象,也是对网络乱象进行治理的针对性举措之一。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攒攒商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