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6 20:38:01
1966年8月24日,曾国藩的曾外孙女、陈寅恪先生的表妹,我国著名化学家曾昭抡先生的夫人、知名学者,北京大学英语教授俞大絪在清华校园邻近的北京大学燕东园教工宿舍内服毒自尽,令人不禁扼腕叹息!
俞大絪的丈夫曾昭抡是曾国藩曾国藩胞弟曾国潢之曾孙子,两人算是表兄妹,属于近亲结婚。俞大絪和曾昭抡都是民国知名学者,接受过国内外顶级的教育,深知近亲结婚对于后代的影响,因此,他们终生没要一个孩子。
两人出身名门望族,前半生的人生极度辉煌,均在各自深耕的领域取得瞩目的成就。俞大絪曾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俞大絪对英国语言文学有很高的素养和深入的研究,从事英国语言文学教学近30年,曾开设过英语选读、英国小说等课程,主要从事高年级英语教学。晚年集中精力编写教材,培养青年教师。
俞大絪潜心编写全国统编教材《英语》第五、六册,受到各方重视和好评,是中国最好最流行的一套英语教材《英语》的作者之一。她的丈夫曾昭抡就更别提了,头上顶着众多普通人可望不可即的头衔:著名化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等。
俞大絪曾在武汉大学短暂任教,由于贡献突出,纪念曾昭抡教授,武汉大学于1985年决定拨出专款设立曾昭抡奖学金,以奖励在校取得优异成绩的研究生。两人都是闻名中外的学者,潜心研究学术,满怀一腔报国之志。20世纪40年代末两人滞留香港,蒋介石欲劝说他们去台湾,被他们拒绝。1950年代,俞大絪曾经受命向台湾喊话,对她哥哥(俞大维曾任台湾国民党当局国防部长)作"统战工作"。
两人的悲剧是特殊的时代造成的,导火索则是他们特殊的家世背景。1966年,特殊的十年开始了,清华大学不可避免地卷入那场政治活动中。疯狂的红卫兵闯进清华校园邻近的北京大学燕东园教工宿舍抄家、批斗,俞大絪也成为受害者之一。俞大絪被抄家,她被强迫下跪,红卫兵剥除她的上衣,用皮带死命抽打。当时她独自在家,俞大絪教授悲愤难抑,服药自尽。相比于俞大絪的刚烈,丈夫曾昭抡则无比坚强。
曾昭抡工作勤奋、待人和气,虽身居领导岗位,但毫无官架子。1957年,曾昭抡被错划为“右派”时就没有悲观失望,而是千方百计要求恢复工作,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几经辗转后,1958年曾昭抡得以到武汉大学担任化学教授。
曾昭抡的学术水平之高、治学精神之严谨及勤奋之程度超乎常人想象,赢得了所有人的钦佩。曾昭抡还是一个有德之人,盛夏的武汉奇热无比,到图书馆去的师生,都希望坐在电风扇旁边,而去得最早的曾昭抡却坐在远离电风扇的地方,把好位子留给别人。
曾昭抡研究学术已经到了废寝忘食、不食人间烟火的地步。严冬,他总是穿着单薄的棉袄,戴着一顶褪了色的旧帽子,看书时经常打冷颤,甚至流清鼻涕。下雨时,他会因为思考问题而忘记打伞,淋成落汤鸡而浑然不知……
在他的努力下,武汉大学化学系很快建立了元素有机化学教研室,成为我国最早开展元素有机化学教学和研究的单位之一……在他的带领下,一系列开创性的成就层出不穷。
1961年,严重透支身体的曾昭抡罹患癌症,他自知时日不多,却更加努力工作,扑在科学研究上,抓紧撰写论文、编纂著作,希望将自己一生所学、所得及成就贡献给国家、留给后人。
曾昭抡夜以继日地工作,抱病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即使在治疗期间也没有停止工作。1964年,他向领导写的一份思想汇报中,对死神发出了挑战:"我虽年老有病,但精神未衰,自信在党的领导下,还能继续为人民服务10年、20年,以至更长的时间,争取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1966年,曾昭抡一生相伴的爱人俞大絪自尽,在得知妻子去世的消息后,曾昭抡向上面请示:想要去送妻子最后一程却遭到拒绝,因为曾昭抡也被划为“大右派”,被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进行批斗。
曾昭抡不仅被停职,接受审查和批斗,而且身体无法接受治疗。在这样的情况下,曾昭抡仍然希望可以继续从事科学研究,贡献毕生才学,为祖国贡献科学力量。1967年12月8日,曾昭抡怀着无限的遗憾默默离世。无人知道曾昭抡是何时去世的,直到有人闻到了一股臭味,才发现他去世了,终年68岁。
1981年,曾昭抡得以平反昭雪。中国学术界这位杰出的人才,他终生奋斗的光辉业绩和令人难忘的高风亮节,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另外,曾昭抡和俞大絪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美谈。两人不顾世俗的偏见,结为夫妻,更不顾封建时代下传宗接代的思想,选择了终身不育,他们的婚姻就是最好的爱情。
图片